党的八大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与启示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导 读
党的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辟了一条以中国方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党的八大在做了大量实践调研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选择、目标战略、实践路径、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知史鉴今,观照未来,深刻总结党的八大的历史经验,能够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借鉴。
党的八大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与启示
作者:岳 奎 罗帅虎
摘 要
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选择、目标战略、实践路径、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在党的八大召开前后一段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经济基础。1956年4月,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也为党的八大系统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理论基础。知史鉴今,观照未来,深刻总结党的八大对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的经验与教训,能够为新时代新征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借鉴。
关键词 :党的八大 中国式现代化 “一五”计划 《论十大关系》
2023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得中国人民可以真正决定如何走自己的道路,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1956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的良好开端,其历史意义在于开辟出了一条以中国方式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时至今日,这些成功的探索仍能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启示。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经过28年浴血奋斗,党领导人民,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积极合作下,于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也拉开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序幕。
(一)“一五”计划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为党的八大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经济基础
列宁在领导俄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提出,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其根本任务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1953年,当国民经济恢复工作提前实现预定目标时,党中央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确立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一化三改”的总路线。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包含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方面的任务,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而社会主义改造则是通过变革生产关系,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来促进和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到1956年,加入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户总计10742.2万户,占农户总数比重达到87.8%;全国组织起来的手工业合作社(组)成员达到509.1万人,占手工业部门改造人员的比重达到92%;全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基本完成[2]。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关系的变革,真正建立起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所有制基础。在社会主义改造的配合与推动下,以“一五”计划为标志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蓬勃开展,不仅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改变了当时中国“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3]的现实困境,还为党的八大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奠定了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论十大关系》的发表为党的八大系统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为了使党的八大召开得更加圆满,从1955年3月党中央正式作出召开党的八大的决定之后,党的主要领导人就分别进行大量调研,总结经验,探索发展道路。比如毛泽东不仅多次外出开展调查,找地方干部谈话,还用了近2个月的时间仔细听取了30多个部门的工作汇报;刘少奇为了解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情况,先后同中央和国务院30多个部门的负责人进行座谈;陈云则对资本主义、个体手工业和个体小商贩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新问题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在党中央进行调查研究期间,苏共二十大的召开以及新中国照搬苏联经验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党认识到找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道路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广泛调研和认真反思苏联模式的基础上,毛泽东于1956年4月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做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把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提到了全党面前,并以苏联为借鉴,初步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前七年经济建设方面的经验,精辟论述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要着重处理的十个方面的问题,包括要注意社会主义经济结构的协调、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各种利益关系、处理好中国与外国的关系等等,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系统地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重要文献。毫无疑问,《论十大关系》的发表以及党在八大召开前的相关准备工作,为党的八大摸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4]。
(三)照搬苏联模式产生的不良影响为党的八大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反思
新中国刚成立时,中国共产党对工业建设的经验积累还比较缺乏。而苏联在苏联共产党带领下,以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快速建设起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的成功实践,带给新中国诸多鼓舞和启发。1950年,毛泽东在结束苏联访问回国时指出:“苏联经济文化及其他各项重要的建设经验,将成为新中国建设的榜样。”[5]1953年,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中国开始走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主的苏联工业化道路,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趋于完整的工业体系。苏联工业化模式高度集中、时间短、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点,对于当时人口多、底子薄又想快速推进工业化的新中国是必要可行的,但其消极后果也是不容忽视的。例如,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束缚了地方的积极性。“一五”时期,中央支配的财力占75%,而地方仅占25%,显然,地方的机动财力过小[6]。此外,“一五”计划规定的重工业投资比重特别大,除了重工业之外的只有一个造纸厂和两个医药厂,造成了经济结构中农、轻、重比例失调。轻工业和农业的落后导致了国内日用百货、棉布、粮食、煤油等商品脱销或供不应求的情况逐步增多,而市场供不应求又导致商品物价上涨,甚至出现商品缺斤短两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人民日常生活。面对这些情况,毛泽东在听取有关重工业部门汇报时指出:“学习苏联也不要迷信。对的就学,不对的就不学。”[7]这表明,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从“学习苏联”,开始转变为以“苏联为借鉴,总结我国已有经验”。该如何在社会主义中国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全党亟需回答的重要问题。
党的八大在做了大量实践调研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当时中国的现实情况,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选择、目标战略、实践路径、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走出了一条带有中国特点的现代化道路。
(一)党的八大提出了要走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虽然已基本建立起来,但当时的中国仍处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众多且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情况。在这样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非常困难和复杂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也不可能完全模仿其他国家,只能从自身实际出发寻找答案。毛泽东指出:“不可能设想,社会主义制度在各国的具体发展过程和表现形式,只能有一个千篇一律的格式。”[8]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必然离不开中国的政治条件和经济条件,必然要带有中国的特色。
在党的八大召开之前,党的主要领导人就已经通过大量调研意识到完全照搬苏联模式在新中国行不通,而且还要尽可能避免苏联所犯过的错误。那么,该如何探索适合中国情况又带有中国特点的现代化道路?毛泽东提出“进行第二次结合”[9],就是要把马列主义与新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用以指导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遵循这一思想原则,毛泽东在修改党的八大政治报告时明确提出:“我国不但在民主革命过程中有自己的许多特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带有自己的许多特点,而且在将来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以后还会继续存在自己的许多特点。”[10]此后,中共八大通过的《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肯定了毛泽东关于走“带有自己的许多特点”的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观点。毛泽东在党的八大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要走有自己特点的路的指导原则,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指明了正确方向,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已经认识到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性。
(二)党的八大规划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战略步骤
党的八大在认真总结了社会主义的重大成就基础上,结合当时国情,规划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长远目标及战略步骤。毛泽东在党的八大的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现在也面临着和苏联建国初期大体相同的任务。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11]实现“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就是当时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长远目标,则是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12]。
党的八大在确定了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同时,也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步骤进行了初步安排。党的八大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提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即“大约经过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基本上建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13]。只有这样做,才能迅速改变中国国民经济长期落后的现状,为后续系统有序地建设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对于“四个现代化”的实现时间,朱德在党的八大发言中预计,“要在几十年内在工业生产的水平上赶上世界工业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14]。毛泽东进一步指出:“要使中国变成富强的国家,需要五十到一百年的时光。”[1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用十五年建立一个基本上完整的工业体系,用一百年建成一个富强的社会主义中国,这就是党的八大规划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步骤。
实践证明,党的八大为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划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步骤是切实可行的,既明确了短时期的具体奋斗内容,又使全国人民有了一个宏伟的长期目标,为后续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打下了良好开局。
(三)党的八大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方略
党的八大在对新形势下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国家政治、文化教育、社会民生、国际外交、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六大方面,对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了积极探索。
经济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任务,也是党的八大着重讨论和探索的领域。针对“一五”建设中有些地方和部门出现的急于求成、发展失调的情况,党的八大正确制定了在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综合平衡中发展经济的方针。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党的八大对重工业和轻工业之间,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做了正确的处理。强调“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应该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适当地加速轻工业的建设”[16]。为了更好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党的八大着重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因地制宜、因事制宜”[17]的原则,逐步完善企业、事业、计划和财政的管理职能,科学划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适当扩大地方积极性,释放了中央和地方活力。此外,党的八大的诸多代表通过总结工作经验,结合调研实践,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例如,陈云在党的八大发言中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经济体制改革思想,李先念则建议利用价格的调整来刺激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党的八大在对经济领域进行探索的同时,对国家政治生活领域也做了相应规划。一是强调要把反对官僚主义作为一项长期的斗争来对待。针对国家机关中存在的官僚主义现象,刘少奇提出,要从改善国家机关着手,明确职责,改进作风;加强各级人大对政府的监督;充分发挥国家监察机关的监察作用;鼓励和支持人民群众对政府进行监督等。二是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八大把完善法制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迫切任务。董必武在发言中指出,人民民主法制必须进一步加强才能适应党所提出的任务;加强人民民主法制的中心环节就在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为此要尽快制定和完善刑法、民法、劳动法等一系列法律体系,在全社会形成尊法守法的新风尚。三是正确处理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注重发挥民主协商的制度优势,激发各民主党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斗的积极性。党的这些主张得到了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高度赞同。李济深在大会发言中表示:“各民主党派愿意长远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和全国人民一道不断地加强团结,相互督促,各尽所能,为建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和维护世界和平而共同努力。”[18]
党的八大高度重视繁荣社会主义科学和文化教育事业。对于科学研究工作,党的八大提出要按照“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知识分子独立思考和自由讨论。还要充分调动、集中主要力量,争取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使我国在原子能科学、电子学、自动化等高科技领域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对于文化教育事业,党的八大强调要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事业,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扩大高等院校的招生人数,尽可能多地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在文艺创作方面,党的八大提出要继续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的方针,鼓励文艺工作者积极吸收和传播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深入挖掘社会主义建设典型事件,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革命热情的时代作品。在“双百”方针的指导下,科技文艺事业的一切积极因素被充分调动起来,新中国的文学、艺术和电影事业等得到很大发展和革新,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新面貌的优秀文艺作品层出不穷,而“双百”方针直到今天依旧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重要指导作用。
在社会民生方面,党的八大强调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着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一是大力发展铁路、公路、邮电、水利等基础性工程,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出行和农业生产需求。二是加强商业管理,加大粮食、肉类、棉布、食用油等日常消费品的供应,从源头保证人民日常生活需求。继续改进和调整商业网点,并且允许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进行自由买卖,以便扩大商品流通。合理利用国家税收政策和价格政策,稳定物价,逐步调整不合理的价格。三是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党的八大要求在“二五”期间,将农民的全部收入提高25%到30%,工人和职员的平均工资也增加25%到30%,还要重视教育、卫生、体育、住房、社会救助等事业的发展。
在国际关系方面,强调平等互利,走和平发展之路。在党的八大召开之前,国际上不少国家,对于新中国的快速发展是否会走和平发展之路仍抱有疑虑。陈毅在党的八大发言中明确指出,“我们绝不会去侵略别人”,“中国人民现在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的工业国家”[19]。这表明,党的工作重心始终在于办好自己的事,即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为了给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也为了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来,党的八大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对外关系的基本方针,愿意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同一切国家和人民建立联系和合作。不仅如此,党的八大还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反对一切帝国主义殖民扩张,支持一切反对殖民主义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始终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而努力。
党的八大还对于如何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来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了探索。一方面强调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作用与核心地位。刘少奇在政治报告中批评了党内存在忽视党的领导的错误观点,强调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可能离开党的领导,“党应当而且可以在思想上、政治上、方针政策上对于一切工作起领导作用”[20]。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强调,“党已经在国家工作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起着领导作用”,必须“正确地发挥自己的领导作用和核心作用”[21]。另一方面,明确指出改进党的领导方式要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政治优势。党的八大明确指出,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作中的方法是否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22]。因此,每个党员在日常工作中都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认真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养成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同人民共甘苦的工作作风。党的八大还强调要在各级党组织中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发展党内民主,认真倾听下级组织和群众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力求党的领导工作符合于客观实际,便利于集中群众的经验和意见,减少犯错误的机会”[23]。
(四)党的八大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取向
党的八大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毛泽东意识到能否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是完成党的中心任务的必要条件。他在修改党的八大决议时指出:“目前我们党的中心任务,就是要依靠业已组织起来的勤劳勇敢的六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来进行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工作,以便迅速克服我国经济落后和文化落后的状态,使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富裕起来。”[24]为此,党的八大提出要继续贯彻执行按劳取酬的原则,改进工资制度和奖励制度,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合作社要正确地规定公共积累和社员个人收入的比例,不得任意增加生产、管理等其他费用的数量,以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允许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的存在和一定程度的发展,以调动工商业者的积极性;执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采取和平协商的方式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调动少数民族的积极性,等等。党的八大所制定的这些政治决策,揭示了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源泉、价值取向及评价标准,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25],让人民群众享受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成果。
党的八大召开之后,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按照党的八大制定的各项政策方针,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党的八大对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的有益经验,对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仍然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现代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必须要在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政党带领下才能完成。党的八大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全方位探索,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26]。
党的八大关于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启示我们:首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走向成功的关键。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东方大国,如果没有强大政党整合和代表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利益诉求,那么就有可能出现群龙无首、各自为战的局面,甚至会缓滞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只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真正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才能举旗定向、凝心聚力,处之泰然地克服现代化道路上的坎坷困难,如期完成2035年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其次,坚持党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两个确立”是党在深刻总结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特别是新时代伟大实践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思想基础和科学行动指南。最后,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是保持党始终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面领导的重要保障。从历史经验和现实环境看,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上,党还会遇到诸多困难挑战。因此,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27]。要善于从党百年现代化奋斗历程中汲取经验,勇于发扬斗争精神,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心骨。
(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立场
党的八大所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目标都是以满足人民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结果就是蕴藏在人民群众中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和力量被充分调动起来,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号召下勠力同心,开启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党的八大对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立场启示我们:首先,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中国的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顽强拼搏、接力奋斗创造的。”[28]中国式现代化的胜利,就是党领导人民群众不懈奋斗的胜利。新时代新征程,必须要始终坚持聚焦民生、集中民智、发扬民主,使人民群众充分参与到现代化的各项事业中,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丰富智慧和无穷力量。其次,要让中国式现代化的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超越在于,其旨归是着眼于最广大人民利益而发展的现代化;“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属性”[29]。在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召唤下,要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注重协调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让全体人民更多更公平地享有现代化的建设成果。最后,要把中国式现代化的评价标准交给人民。人民群众既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同样也是检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色的“阅卷人”。新时代新征程,要时刻在人民拥不拥护、赞不赞成、满不满意中校准偏差,把人民所需所想所盼当成各项政策制定的依据,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和最终成果交由人民来衡量。
(三)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
党的八大意识到“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好像一辆车子的两个轮子,相辅而行”[30]。要想改变中华民族过去一百多年落后贫穷的状况,就要把经济建设当成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任务,而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就必须完成文化建设的任务。
党的八大对于协调社会主义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探索启示我们:首先,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首要任务。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是从容应对现代化建设各种艰难险阻的物力底气。新时代新征程,必须要把经济发展贯穿始终,用新发展理念指导经济工作,全面增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为中国式现代化及人民幸福生活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其次,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要注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工作,鼓励创作更多优秀文艺作品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用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来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汇聚磅礴精神势能。最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31]实现“两个文明”协调发展,需要坚持唯物辩证法,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去把握“两个文明”的发展规律,汲取“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历史经验,使其相辅相成、协同发力,进而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做到坚持独立自主和胸怀天下相结合
毛泽东在修改党的八大党章时强调:“中国的革命和中国的建设,都是依靠发挥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为主,以争取外国援助为辅,这一点也要弄清楚。”[32]“发挥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就是要自力更生,走好自己的路;“争取外国援助”就是要借鉴国外优秀文明和管理经验,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
党的八大对于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内与国际关系的探索启示我们:首先,要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情。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别的国家移植过来的,而是带有中国特质、由中国人民共同奋斗出来的;这条道路不仅方向对、道路通,而且越走越宽广。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只有坚持“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33],把现代化建设的主动权攥紧手中,才不会在民族复兴的关键时刻受制于人。其次,要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现代化是全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人民的共同愿景,在处于希望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是共谋发展还是损人利己,这一刻全世界都在聚焦中国回应。“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34],是党的二十大向全世界传递的庄严承诺。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依旧致力于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愿意携手全世界爱好和平、谋求共赢的国家和人民,共同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最后,要正确处理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独立自主不等于闭门造车,胸怀天下更不是豪取强夺。要敏锐洞察世界格局变化与历史发展趋势,在积极吸收学习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的同时,把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就和经验分享给世界人民。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接力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毛泽东同志带领我们党在艰辛探索中形成的重要思想成果,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35]党的八大对建设带有中国特点的现代化的构想与探索富有创造性,但其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认知和探索同样也存在着局限性。例如,党的八大虽然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但在实践中过多地以工业化建设为主,还未完全摆脱苏联发展模式的桎梏。陈云在党的八大上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经济体制改革思想,主旨仍是健全和完善计划经济体制。此外,党的八大也没有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进行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炼钢铁”时期生态环境遭到了较大的破坏[36]。而且,“由于当时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八大提出的路线和许多正确意见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3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实际和历史经验,创造性地将“小康社会”与“中国式的现代化”结合起来,为中国式的现代化规划“三步走”发展战略,成功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经过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和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三步走”战略蓝图愈加清晰,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大踏步赶上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党的二十大科学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本质要求、战略安排、重大原则、总体目标等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问题,为全党全社会清晰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不难发现,无论是党的八大对带有中国特点现代化的探索,还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走中国式的现代化之路,以及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是中国共产党人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初心驱动,彼此一脉相传又相互印照,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仍需全体中华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共同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注释:
[1]《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日报》,2023年2月8日。
[2][6]董志凯、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53—1957)》上,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209~239页,第442页。
[3]《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29页。
[4]岳奎:《中共八大对中国道路的积极探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5]《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266页。
[7]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22年,第341页。
[8][10][24][3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143页,第143页,第144页,第148页。
[9]《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二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557页。
[11][12][15][26]《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17页,第86页,第124页,第303页。
[13][16][17][20][21][22][23][25]《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357页,第362页,第374页,第105页,第144~145页,第123页,第111页,第316页。
[14][18][19]《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58页,第1066页,第483~485页。
[2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53页。
[28]习近平:《在二〇一七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7年1月27日。
[29]岳奎、门杨启东:《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指向、价值意蕴与实践理路》,《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
[3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文化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56页。
[31][33][34]《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19页,第19页,第20页。
[35]《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254页。
[36]岳奎:《党的八大对中国道路的探索及对改革开放的重要影响》,《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
[37]《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页。
(▲向下滑动查看全部注释)
作者简介
岳 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罗帅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原载于《学习与实践》2023年第10期。
-end-
01 《学习与实践》2023年第10期目录及摘要02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建设的探索及当代启示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作者:郭国祥 蓝强)03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存在形态、生长逻辑与成长空间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作者:代晓光 曹景文)04 话语机制的运行逻辑及其内蕴风险审视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作者: 魏凌云 亓光)05 新中国成立初期乡村新文艺生活的建构 | 政治(作者:徐志伟)06 国家自主性视角下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政治(作者:刘伟 何頔)07 未成年人保护服务如何平衡国家责任与家庭义务——基于江西省未成年人保护项目的实践反思 | 社会(作者:汪鸿波)
# 推荐栏目
(点击下方标题前往栏目阅读)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
数字社会 |
政治 |
经济 |
法律 |
公共管理 |
社会 |
文化 |
新闻与传播 |